中國專業(yè)當代藝術資訊平臺
搜索

狼毒札記——侯拙吾個展

開幕時間:2016-04-09 15:30

開展時間:2016-04-09

結束時間:2016-04-29

展覽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(qū)酒仙橋路798藝術區(qū)2號院B10太和藝術空間

策展人:賈廷峰

參展藝術家:侯拙吾

展覽介紹


絮語偶發(fā)--侯拙吾的《狼毒札記》

文/杜曦云

侯拙吾對中國古代繪畫有著相當深入的了解,但對個體權益和生存處境間關系的體會和思考,讓他自覺地在國際視野中看中國本土問題。貌似中規(guī)中矩,他也用毛筆、水墨、宣紙作為繪畫的工具,但他建構的繪畫世界全然不是溫文爾雅的宜人之地,而是一幕幕詭秘夢境,萬物在其中恣肆生長卻野蠻怪異,令人望而卻步。

他并不在意自己的山水是否符合自然規(guī)律,用超現(xiàn)實主義的精神安置圖像和駕馭筆觸,只為畫出他理解的文化江山。這些江山中,充斥著尖銳、扭曲、剝落、斷裂等跡象。山石、河流、樹木、枝葉等,經過有意的變形,接近人的肌膚、骨骸、內臟、毛發(fā),散發(fā)著濃郁的生理氣息,讓一幅幅山水畫仿若一具具文化肉身。

這一具具文化肉身,被野蠻的力量所驅動,強悍而劇烈的翻騰攪動,參天巨樹嘎然斷裂、高峰轟然崩塌,是頻繁發(fā)生的。美好宜人的秩序更是總被粗暴摧毀,偶爾殘留四分五裂的碎片,在陰沉壓抑的整體氛圍中煢煢孑立。自由天性也總是被強大的陰郁力量禁錮,有特立獨行意圖的靈魂,只能遠離劇烈震動的中心地帶,在卑微幽深的縫隙里喘息,或者逃遁到洪荒之處對天地獨語。

這一幕幕豐富復雜的江山圖景,每個都看似獨一無二,某種相似的氣息卻無處不在,如同宿命的循環(huán)重現(xiàn)。圖景演變到當下,雖然那種氣息依然揮之不去,但新的可能性在越來越多的展開。

一系列全景式大畫,是他歷經多年的紙上推演,力求系統(tǒng)的表達個人歷史觀。這些耗費心神的大畫,嚴謹建構著他的宏觀思索。辛勞之余,他會信筆勾畫一些小畫,在放松中讓混沌的本能隨意釋放。這些小畫統(tǒng)稱為《狼毒札記》,因為是畫在狼毒紙上的。狼毒草生長于藏區(qū)高原,每當草原因過度放牧衰敗時,就是狼毒草生長的良機。美麗的狼毒花草飽含毒液,傳說中遍嘗百草的神農就是服它而身亡的,但狼毒草的根莖造成紙后又千年不朽。用這種紙來表達他的體悟,意味深長。

和苦心經營的大畫相比,這些“札記”相當放松,以碎片式感受和偶發(fā)的技巧為主。在語言和觀念的無所顧忌中,侯拙吾的恣肆狂放被調動出來,圖像、色彩、用筆都不擇手段,只求和內心悸動共振。如同獨處時的絮語,概念、邏輯被拋諸腦后,直覺潮涌而生的“札記”混雜而生動,在理性的縫隙、孔竅處淌出更接近本能的流變之物,就像剎那靈光閃現(xiàn)中獲得的片刻清醒。

無論是全景式大畫,還是“札記”,侯拙吾關心的很多問題不僅和他個人攸關,也是牽動越來越多人(不只是中國人)的公共問題,尤其是在當今的國際環(huán)境下,每一位個體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,通過這些看似離經叛道的怪異繪畫,侯拙吾把他作為一個當代中國人對本土問題的豐富體悟,用視覺的方式直觀的表達出來。這種表達,包含大量難以言說的信息,有類似的生存體驗和認識的人,更容易應目會心。

2016年3月30日

 

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


作品預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