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專業(yè)當代藝術資訊平臺
搜索

陳界仁 金融風暴與自動化生產(chǎn)之后……

開幕時間:2018-12-15 16:00

開展時間:2018-12-15

結束時間:2019-01-26

展覽地址:臺北市東豐街16號1樓

參展藝術家:陳界仁

主辦單位:大未來林舍畫廊

展覽介紹


  大未來林舍畫廊很榮幸地宣布于十二月推出陳界仁個展─「金融風暴與自動化生產(chǎn)之后……」,此為藝術家第三度于大未來林舍畫廊舉辦個展。
  在金融資本主義與科技技術已徹底合流為「金融—科技資本主義」,并發(fā)展出比過往任何治理形式更具包覆性與穿透力的「全域式」操控技術,致使當代社會與個體的感覺構造、欲望構造與思維方式,全面淪為可被公司王國(Corporatocracy)操控的處境。那么,人是否還有其他的出路?
  在本展中,將以兩個展區(qū),展出陳界仁思考此一艱難課題的三件相關作品,分別為《十二因緣-思考筆記》(1999-2000/重新編輯2018)、《星辰圖》( 2017)、《中空之地》(2017)。
  對于這個看似難以改變的困局,陳界仁認為除了應從科技技術層面進行介入外,也應該同時改變「金融—科技資本主義」對當代社會與個體所植入的各種認識論,因此他通過重思龍樹菩薩繼承自佛陀的「中道」思想,并發(fā)展出論證更為嚴謹?shù)摹吨杏^學》的三個核心論題——緣起、(無)自性、空性,以及其所提出具有多重辯證精神的「八不」辯證法(不生不滅、不常不斷、不一不異、不來不去),作為在被「全域式」操控技術所包覆、穿透的世界內(nèi),建立另一種世界觀、生命價值觀,以及開展其他感覺構造、欲望構造與思維方式的實驗與實踐路徑。
  1999至2000年,當世界邁入千禧年之際,陳界仁即藉由創(chuàng)作《十二因緣-思考筆記》,想像當每個個體的各種數(shù)據(jù)與生物資料,都成為「全域式」操控技術下,再生產(chǎn)新生命政治的原始資料時,所可能面臨的危機與命運。《星辰圖》與《中空之地》則為陳界仁從其哥哥因亞洲金融風暴導致長期失業(yè),而于罹患重度憂郁癥后選擇自殺,并于自殺獲救后,開始緩慢重建自身的世界觀與生命價值觀的過程中,逐漸體會到《中觀學》所提出的三個核心論題與「八不」辯證法,不但對個體如何重塑自身生命價值觀與如何重塑社會,所能帶來的積極意義,更可以作為從「全域式」操控技術所操控的世界內(nèi)部,進行質變的方法。
  陳界仁,1960年生于臺灣桃園,高職美工科畢業(yè)。陳界仁屢受海外邀約,于世界各地皆享有知名度,其作品獲多所國際藝術機構收藏,包括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、香港M+美術館、東京森美術館、福岡亞洲美術館、臺北市立美術館、國立臺灣美術館、高雄市立美術館、美國亞洲協(xié)會美術館、美國威廉大學美術館、西班牙Artium美術館、法國國家藝術基金會中心、瑞士銀行藝術收藏基金會、西班牙COFF攝影基金會、法國DSL Collectio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等。曾個展于:盧森堡現(xiàn)代美術館、臺北市立美術館、洛杉磯REDCAT藝術中心、馬德里蘇菲雅皇后國家美術館、紐約亞洲協(xié)會美術館、巴黎網(wǎng)球場國家畫廊等機構。參加過的聯(lián)展包括:威尼斯雙年展、里昂雙年展、利物浦雙年展、哥德堡雙年展、圣保羅雙年展、伊斯坦堡雙年展、莫斯科雙年展、雪梨雙年展、紐奧良雙年展、臺北雙年展、科欽-穆吉里斯雙年展、上海雙年展、光州雙年展、愛知三年展等當代藝術展覽,以及西班牙、里斯本、阿爾等攝影節(jié)。并曾獲2018年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─年度藝術家、2009年臺灣國家文藝獎─視覺藝術類、2008年美國邁阿密PULSE當代藝術博覽會PULSE獎、2000年韓國光州雙年展特別獎。

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