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專業(yè)當代藝術資訊平臺
搜索

時間穿過——雷巧武作品展

開展時間:2014-07-19

結束時間:2014-07-30

展覽地址:成都藝術超市(成都市成華區(qū)建設南支路4號東郊記憶2號樓2F)

策展人:王奇

參展藝術家:雷巧武

主辦單位:成都市文化局 成都商報

展覽介紹


為了給青年藝術家以完整的個性空間、獨立的思考能力、探索未來的藝術勇氣和施展更大才華的舞臺,2014年4月21日起,關注藝術市場、助推藝術發(fā)展、陪伴藝術家成長的成都商報將啟動“成都商報青年藝術家扶持計劃”,為成都畫壇尋找藝術新人。這項活動是成都商報繼青苗計劃、全國九城藝術聯(lián)展后推出的又一大型公益藝術推廣活動。這一次,成都商報將目光關注到那些至今可能還默默無聞,但卻具有藝術潛力的藝術新人。我們邀請何多苓、郭偉、羅發(fā)輝、劉樸、葉瑞琨等多位著名藝術家擔任藝委會成員,選拔10名有潛力的國畫、油畫青年藝術家。成都商報更將出資100萬元人民幣,為他們舉辦個人畫展、出版畫冊,完成作為一個青年藝術家的完美蛻變。
尋找有潛力的藝術家 成都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,得天獨厚的藝術氣質,時至今日,成都依然不缺少有潛力的藝術家。“成都商報推出‘青年藝術家扶持計劃’,就是希望把如今默默無聞,卻有潛力的藝術家發(fā)掘出來。”全國九城藝術聯(lián)展秘書長、2013青年藝術100評委、成都商報藝術投資總監(jiān)王奇說。
在王奇看來,如今大家的主要目光可能都在關注成名藝術家,而很少注意到那些還未成名,卻有實力的青年藝術家,“其實,這些成名藝術家在當年還是青年時,也得到過各種幫助。但如今,青年藝術家得到社會、機構、畫廊的關注和扶持還遠遠不夠。”王奇稱,成都商報作為中國主流大報,有責任也有義務關注這些青年藝術家。
早在14年前,在全國大多數(shù)媒體都關注娛樂八卦時,成都商報就率先介入了藝術報道,這不僅體現(xiàn)了成都商報作為中國主流大報的社會責任,更體現(xiàn)了成都商報一貫以來對藝術市場風潮的引領。報社開始關注和介入藝術市場,成立了四川歲月文化藝術有限公司,并推出了歲月畫廊,歲月藝術館,成都藝術超市等系列藝術空間,同時還發(fā)起成立了“全國九城藝術聯(lián)展”,這些舉措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和推動了四川乃至全國藝術市場的發(fā)展。
  兩年前,成都商報推出了為期十年、每年出資200萬元,免費培訓青少年美術愛好者的“青苗計劃”,邀請了著名藝術家馬一平、何多苓等任藝術顧問,對成都6~12歲的青少年免費進行藝術培訓,這項公益活動,已成為成都青少年中普及藝術的公益標桿,每期均吸引了數(shù)千名青少年報名,實際每期免費培訓近600名青少年。也是在兩年前,成都商報策劃推出“全國五大美院優(yōu)秀畢業(yè)作品展”,“至今,報社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青年藝術家的關注、報道和扶持。” 王奇認為,如今,成都商報更需要拿出精力和財力,來幫助成都的青年藝術家成長,宣傳報道他們, 幫他們做展覽,讓社會大眾注意到他們,這也是作為一家主流大報的社會責任。
作為“成都商報青年藝術家扶持計劃”油畫藝委會成員之一,何多苓感慨地告訴成都商報記者,現(xiàn)在的年輕藝術家很幸運,和他年輕時已經(jīng)不可同日而語。年輕人面臨的展覽、選拔、評獎以及參加藝術節(jié)的機會越來越多,“這是好事,但負面影響則可能造成讓他們沉不住氣,不能像我們當年一樣潛心創(chuàng)作,忍受默默無聞。”何多苓建議,年輕人面臨這些誘惑時,一定要沉下心來,潛心創(chuàng)作,要靠作品質量說話。另外,對前輩不能模仿,盡可能有個人風格。
面向大眾接受報名
“成都商報青年藝術家扶持計劃”從2014年4月21日起接受報名,報名時間為期1個月。凡是在2014年5月22日零點前,年齡未滿40周歲的油畫家和未滿45周歲的國畫家,只要是成都籍、或者不是成都籍但卻居住或生活在成都的青年藝術家,均可報名參加選拔。成都商報每年提供100萬扶持基金,由全國知名的藝術家、批評家、策展人等擔任藝術委員會成員,分別成立了油畫、國畫兩個藝術委員會,負責青年藝術家的學術把關。油畫藝術委員會由何多苓、郭偉、羅發(fā)輝、王奇出任,國畫藝委員會邀請劉樸、葉瑞琨、吳永強、陳承基、謝安超任委員。藝術委員會審定評選,最終油畫和國畫分別有5名青年藝術家入選,將分別為入選者舉辦個人展覽、出版系列畫冊,并有機會成為成都商報簽約藝術家。
知名藝術家、藝委會成員何多苓表示,全國除了北京,可能就是成都地區(qū)的青年藝術家人數(shù)最多,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處在剛起步或者奮斗階段,成都商報作為媒體提供這個平臺,很有優(yōu)勢;商報辦過很多藝術活動,如全國九城藝術聯(lián)展,做得很好,也推出了一些青年藝術家。何多苓說,我將這個活動要推出的消息告訴一些青年藝術家后,他們很受鼓舞,一方面是獎勵,另一方面也是鼓勵,就我了解,這也是成都第一次面向青年畫家推出的大型活動。我建議將這個活動搞成固定模式,每年都做,形成一個品牌。
在何多苓看來,對于選拔標準,入圍的標準應該是正在成長中的青年畫家,他們還沒有成名沒有簽約,沒有受到關注,希望通過這個活動將尚未成名的年輕人引上路。他們首先應該具有鮮明個性,在當代藝術上有自己的個性,有個人風格。當然不能要求過高,可能還不算成熟,但一定要有追求;其次,要有一定藝術質量,包括技術、思想、獨創(chuàng)性等,質量也是評判重要標準。
知名藝術家、藝委會委員羅發(fā)輝說,這個活動對年輕藝術家?guī)椭艽?,他們需要鼓勵和支持,不僅僅是畫畫,他們需要在這樣的活動中成長,反過來讓他們更成熟。就我了解,發(fā)達國家有很多基金,推動年輕藝術家發(fā)展?,F(xiàn)在國內(nèi)的年輕藝術家,可能大部分都只能參加一些小的畫廊展覽,影響力還不夠。一個藝術家的成長過程,不僅僅是畫畫,需要媒體關注、辦展覽、出畫冊等,我年輕時也向往這樣的活動,但當時根本沒有,只有自己默默地畫,等待一些參展機會。成都商報推出這個活動,我也為今天的年輕藝術家慶幸,有成都商報的扶持推動,我覺得這是他們的幸運。
四川大學文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知名策展人吳永強認為,我們現(xiàn)在的藝術創(chuàng)作隊伍很龐大,但是藝術市場在畸形發(fā)展,大量的眼光還是通過市場的熱點來關注,大量默默無聞卻有潛力的藝術家無人關注。通過成都商報的“青年藝術家扶持計劃”,我們希望發(fā)掘有探索精神的藝術家,首先,通過成都商報的媒體資源,廣泛宣傳發(fā)動年輕藝術家來關注,參與進來,這是一個鼓勵意義;其次,參與的人多了,肯定會涌現(xiàn)一些人才。
截止2014年5月22日零點,共有226位青年藝術家報名參加“成都商報青年藝術家扶持”,其中國畫83人,油畫143人。4月23日和24日,“成都商報青年藝術家扶持計劃”藝術委員會分別舉行了油畫和國畫的評選,油畫的五位入選者為:雷巧武、駱莉、陳曦、郭典、鄭越,國畫的五位入選者則為:鄧遠清、且一可、楊閣、張璞一、馬勇。

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


作品預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