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專業(yè)當代藝術資訊平臺
搜索

張恩利:有顏色的房子

開展時間:2021-09-19

結束時間:2021-12-12

展覽地點:龍美術館·重慶館

展覽地址:重慶市江北區(qū)聚賢巖廣場9號國華金融中心1樓

參展藝術家:張恩利

主辦單位:龍美術館

展覽介紹


2021年9月19日至12月12日,龍美術館(重慶館)將推出展覽“張恩利:有顏色的房子”。本次展覽由龍美術館館長王薇策劃,是張恩利首次在祖國西南地區(qū)舉辦的大型回顧展,展出作品70余件,涵蓋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的城市人物肖像作品,2000年代至2010年代對于日常之物的描繪,近幾年創(chuàng)作的抽象繪畫和空間繪畫裝置,以及數(shù)件藝術家手稿,一件影像紀錄片,系統(tǒng)地呈現(xiàn)藝術家30余年的創(chuàng)作歷程。 張恩利的作品被泰特美術館收藏,曾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等機構展出,每個階段的作品都獨具其風格,但創(chuàng)作的主題或技法上的改變并不突然,而是貫穿其創(chuàng)作風格的自然轉變。當我們仔細觀看張恩利不同系列的作品時,便能察覺到作品之間內在的聯(lián)系,即藝術家自始至終保持著對人文、對日常物、對生活、對空間的持續(xù)關注和關懷。 展覽第一個篇章將以創(chuàng)作于1990年至2005年的具象人物肖像畫為開端,描繪了肉市、酒館、舞池、宴席、澡池里的尋常人物,這是張恩利在九十年代和新世紀初的核心主題。九十年代的中國社會在改革的浪潮下經(jīng)歷著快速的變革,人們在高速的城市進程化帶來的消費時尚文化與時代中狂歡。作為一個當時被邊緣化的藝術家,在上海一個被忽視的角落里,張恩利既是一個冷靜的觀察者,又是所處時代的漩渦中積極的參與者。他畫中的形象來自于身邊的朋友、同事、街上走過的某個女人、菜市場里買菜的人等等。通過對觀察到的不同人物與場景,來體現(xiàn)藝術家探索的實質:對人類狀況,也包括他自身的持續(xù)關注,這種關注貫穿了其整個藝術生涯。 第二個篇章將延續(xù)2003年至2010年代的日常物系列作品,既有具象“物”,也有以純粹的色塊、線條、形狀為表現(xiàn)手段的具有普遍意義的“物”。物,即作為時刻與人關聯(lián)的功能性存在,也是空間內物理存在的一種尋常現(xiàn)實。物體的存在講述了與人有關的隱性敘事,作為人類生存環(huán)境中的普遍存在,它反映出人的生活狀態(tài)。日常物系列作為標志性時期貫穿藝術家創(chuàng)作實踐十余年之久。本次展覽的日常物包括皮管、紙盒、球網(wǎng)、球、床墊、鐵架床、馬賽克容器、樹、燈、沙發(fā)等等。張恩利的繪畫從喧囂、嘈雜的“人”的表達轉向了緘默的“物”的時期,并以物拓展出“容器”、“繩子與皮管”、“樹”和“馬賽克”系列作為主要發(fā)展的脈絡,以及未來面向空間抽象繪畫探索的線索。 第三個篇章將展出“肖像系列”作品,以近三年的新作為主。張恩利將停留于心間的印象通過顏色、形式、構圖、情緒、空間感受等方式重新演繹于畫布上。它們以抽象為表現(xiàn)形式,但都有一個具象的名字,通常以人物的職業(yè)、狀態(tài)、經(jīng)歷等特點命名——以具象概述的標題展現(xiàn)了藝術家探究自我潛意識對于記憶的影響以及不同人物狀態(tài)的抽象化理解。藝術家從記憶深處遺留下的痕跡出發(fā),涂抹的痕跡既提取了過去歷史的精粹時刻,同時即興捕捉了當下個人心理和環(huán)境的變化,將時間、空間、事件與個體現(xiàn)實等多個維度的發(fā)展凝練于同一平面上。這些看似無規(guī)律可循的線條、色塊以及筆觸的運用源自于藝術家多年來受傳統(tǒng)繪畫的影響。經(jīng)時間的沉淀,通過打破個人內在的習性,融匯外部環(huán)境的細微感知,從而達到繪畫本初的力量。 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展覽藝術家還將根據(jù)龍美術館(重慶館)的空間結構,呈現(xiàn)3件“空間繪畫”裝置作品,包括位于一樓中庭的大型紙盒裝置《三層塔》(2020),二樓展廳內的《彩色地板》(2019)、《懸垂的皮管子》(2014)。通過這些作品,觀眾將看到張恩利與生俱來的對于空間和繪畫的高度敏感。張恩利運用紙盒來構建大型繪畫裝置,也回應了他一直以來對日常之物的關注。也恰恰是這些平常之物,讓觀者更容易進入作品,被作品打動。 關于藝術家 張恩利,1965年生于吉林。1989年畢業(yè)于無錫輕工業(yè)大學藝術學院,現(xiàn)生活工作在上海。張恩利的作品一直專注于描繪尋常事物以及日常生命活動的痕跡。他常將勾畫出的無以名狀的線條與抽象掩映的色塊相互轉化,使畫面獲得具體的質感與體量感。他的繪畫裝置作品通過融合環(huán)境、歷史與個體經(jīng)驗的體悟,創(chuàng)造性地將觀者置于時間與空間敘事的雙重虛空之中。張恩利通過描繪常在事物的不同角度,引發(fā)觀者對“存在”這個命題的不斷思考。 張恩利在世界各地的多個重要機構舉辦過個展,包括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(2020)、蘇黎世Hause & Wirth畫廊(2020)、比利時霍夫肯畫廊(2019)、意大利博爾蓋塞美術館(2019)、上海K11藝術基金會(2019)、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(2018)、紐約Hause & Wirth畫廊(2018)、英國Firstsite美術館(2017)、中國臺北MOCA(2015)、香格納畫廊(2015)、倫敦Hause & Wirth畫廊(2014)、中國香港KAF(2014)、意大利VILLA CROCE當代藝術博物館(2013)、倫敦ICA(2013)、上海美術館(2011)、上海民生現(xiàn)代美術館(2010)、Ikon美術館(2009)以及瑞士伯爾尼美術館(2009)等。 張恩利的群展展出機構包括尤倫斯藝術中心UCCA EDGE(2021)、普拉達基金會(2018)、比利時安特衛(wèi)普當代美術館(2018)、首屆南極雙年展(2017)、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(2016)、PAC-米蘭當代美術館(2015)、德國勒姆布魯克博物館(2015)、泰特美術館(2015)、橫濱三年展(2014)、加拿大溫哥華美術館(2014)、美國盧貝爾家族收藏美術館(2013)、英國伯明翰美術館(2013)、印度雙年展(2012)、第六屆庫里提巴雙年展(2011)、光州雙年展(2010)、第七屆上海雙年展(2008)以及意大利VILLA MANIN當代藝術中心(2006)等。

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