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覽介紹
基于實驗的維度:
一是,隨著全球藝術市場對于繪畫和紙本/絹本的作品稀缺性需求和研究的深入;
二是,這三位藝術家近年探索,沉思、游歷,以及忙碌中的新作品系列呈現(xiàn);
三是,在3畫廊空間的后工業(yè)風格對于這三位杰出的藝術家作品呈現(xiàn)的魔幻性。
同時,這三位藝術家在媒介上和藝術史流派中的共性,同時呈現(xiàn)他們的個展,可以驚喜的見到中國藝術家駕馭母語材料和思想,與全球文化語境下的可理解、可交流、超越成見的杰出表達。
而這次,他們的新作,在原有脈絡的基礎上,帶入了最新科技對人類的影響,道德的分崩離析,以及普遍的政治敏感;有趣的是,這三位藝術家部分新作的靈感都來自于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作品,無疑,這和他們精湛的繪畫技術,自信的和古代大師對話繪畫技巧有關,并把古代大師帶入到此在。他們的新作對我們時代文化的質感提供了可觸摸的、十分迷人的氣質。
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到美國新工筆研究專家,美國亞洲藝術委員會主席,早在80年代末期就研究這三位藝術家的學者Julie Segraves(史玨麗)作為特邀學術,并為展覽慷慨撰文,實在再合適不過了。
在3畫廊年輕的策展團隊,以館長、同樣為裝置藝術家的康甲為核心成員,更為該展覽超越時代的特質,表現(xiàn)出非凡的創(chuàng)造力,空間和新材料的自由、隱喻性使用,超出了作為紙本/絹本媒介特質展覽的想象的邊界。它們看起來先鋒又迷人。
在中國,乃至全球,這三位藝術家是公認的最為杰出的新工筆藝術家,這也正是在3畫廊的經(jīng)典展覽范疇:每年年底大展以母語類型的杰出的藝術家收官,給美術史增添新意,我們以此為榮幸并期待得到公眾的喜愛。
在3畫廊藝術總監(jiān):棉布
2018.12
金沙
1968 生于北京;
1992 畢業(yè)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;
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兼秘書長,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,浙江畫院中國工筆畫研究所藝委會委員;
現(xiàn)生活,工作在悉尼和北京。
個展:
2018
受胎告知:金沙個展,在3畫廊,北京,中國;
掌控幻像:金沙個展,丹佛Red Line當代藝術中心,美國;
重現(xiàn):金沙個展,詹尼特·克萊頓畫廊,悉尼,澳大利亞;
2016
鏡花·蝕語:金沙個展,艾米李畫廊,北京,中國;
向大師致敬:北京個展,東京畫廊+BTAP,北京,中國;
2014
向大師致敬:東京個展,東京畫廊+BTAP,東京,日本。